【河北創城記】來自大洋彼岸的交流——記美國路易斯安那澤維爾教育工作者訪華團再次走進保定一中
發布時間:2017-06-28 瀏覽次數:0次


















安德魯斯女士帶著燦爛的笑容走進了554和555班。她是英才班的負責人,在美國,只有具有超凡天賦的孩子才能進入她的班級進行學習。同學們就美國的大學升學考試進行了提問,安德魯斯女士就美國ACT考試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幽默的談吐與常掛在臉上的微笑讓人感到無比親切。安德魯斯女士還對美國學校的作息時間、社團活動等大家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了介紹。短短時間里,便讓同學們對美國教育有了大致的了解,大家非常興奮。


來自新奧爾良市的馬基女士走入550班和553班,她是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對教育事業充滿熱忱的她耐心地向大家介紹了美國中學的概況,美國的中學生有著豐富的學習生活,注重多國文化交流,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各國語言感受其他國家文化的魅力。較之于中國,美國中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略有不同,每個國家的教育系統都有其各自的利與弊。在馬基女士看來,同學們應該有時間去探索、創新。同學們需要平衡學習時間與課外活動的時間,勞逸結合,全面發展。馬基女士在即將告別同學們之際,熱情邀請同學們與她合影。在全班同學的揮手告別中,馬基女士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教室。


吉亞娜•斯格爾斯女士是澤維爾大學的副校長和招生部的主任。她端莊大方,體態優雅,對一中的校園文化充滿了興趣。斯格爾斯女士來到了547、548班,為同學們介紹了美國大學辦學的特點、與中國大學辦學的不同之處等,并分別與兩個班的同學們合影留念。手機屏幕中,她黝黑的皮膚與同學們幾十張黃皮膚一起燦爛微笑,就像窗外六月的陽光,大家伸出“V”形的手勢,代表著中美學校聯誼,友情綿延不絕。
散徹茲教授是位爽朗熱情、對教育學有著資深研究的教授,目前他正致力于對殘障兒童的教育。在與538和542班的同學們交流中,散徹茲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他的軍旅生涯,他曾目睹戰友在自己身旁死去,卻無能為力,只能繼續完成任務。因此他非常厭惡和反對戰爭,并想通過教育事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尤其是因為殘疾而放棄學業的人。當被問到是否想過放棄,畢竟教殘障學生是件極具挑戰的事時,他突然嚴肅,正色答道:“這是個艱巨的事情,但如果放棄了那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正是他特殊的經歷讓他堅持了下來。他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鼓勵同學們一定要堅持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即使艱難也莫忘初心。








來自澤維爾大學國際文化中心的李拓遠教授一踏入一中校園,便對花園式學校的美麗稱贊不絕。他覺得一中校園環境如同大學校園一般優美雅致。李拓遠教授在550班與557班向同學們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美食的喜愛之情,他指著自己胖胖的肚子風趣地告訴同學們,他去吃的中國菜都在這里了!國籍與語言差異帶來的隔閡在歡笑聲中漸漸消融。作為國際文化專家,李拓遠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澤維爾大學多元化的文化環境和學術氛圍。談到中美教育差異,教授告訴同學們,相比起兩國間的教育制度差異,我們更重要的應將目光放在二者的共同性,求同存異,以包容的心接納另一種文化,另一種體制。















一天的活動緊湊而精彩,美國校長們對保定一中的教育理念、學生素養給與了充分肯定和贊賞,對保定一中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由衷贊嘆。這次活動不僅僅是學校間的交流更是關于中美教育的深入互動。它不僅使保定一中的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內涵,也進一步體會到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人才”的深刻含義。
保定一中記者團攝影報道